2016年春季培训班
2016年春季培训班

  2016年4月19日下午,国际博协培训中心2016年春季培训班结业仪式于故宫博物院建福宫举行。在各方领导、专家和学员的见证下,培训班圆满落幕。


  这是培训中心举办的第六期培训班,4月11日开班,19日结业,历时9天,共有29名国内外学员参与培训,覆盖亚非拉15个国家和国内8个省市。学员所在机构类型多样,除各种类型的博物馆、图书馆和相关科研机构,还包括部分国外的国家文博系统主管部门。


开班仪式领导、专家、学员及工作人员合影


  围绕培训主题“当今博物馆管理实践”,8位中外专家分别从博物馆管理的宏观理论和国内管理实践工作两方面展开课程。


  国内专家方面,单霁翔院长介绍了目前故宫博物院的管理和公众服务情况,国家文物局宋新潮副局长侧重中国博物馆发展与管理情况,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科技司)段勇司长则围绕中国博物馆理事会制度展开课程。国际专家方面,国际博协总干事安妮•凯瑟琳(Anne-Catherine)、美国博物馆顾问依琳•古瑞(Elaine Gurian)、新西兰国家陆军博物馆馆长特雷西•布克洛斯基(Tracy Puklowski)和国际博协高级项目主管拉斐尔•罗伊格(Raphaël Roig)均以多样的课程形式,从展览管理、博物馆社会角色、博物馆管理技巧和收藏伦理等方面,阐述了博物馆管理应把握的原则和需注意的问题。“藏品阅读”课程仍由国际博协培训中心协调人克劳德•福贝尔(Claude Faubert)来主持,期间重点关注了藏品信息和藏品管理。


单霁翔院长授课


宋新潮副局长授课


段勇司长授课


安妮•凯瑟琳(Anne-Catherine)、依琳•古瑞(Elaine Gurian)、特雷西•布克洛斯基(Tracy Puklowski)与学员互动


克劳德•福贝尔(Claude Faubert)“藏品阅读”课


拉斐尔•罗伊格(Raphaël Roig)“收藏伦理”主题工作坊


  “主题工作坊”是培训中心的一次新的尝试,也是本期培训的一大特色。课程分“展览”、“收藏伦理”、“管理人员素质”三个主题分组执行,由三位专家分别主持。学员可根据个人专业背景和工作需求选择一个主题,与该组专家和学员展开深入讨论。这种新颖的授课形式,在有限的培训时间内,既提高了课程的灵活性和针对性,也拓展了主题内容。


  课程执行过程中,各组形式不一,气氛活跃。“展览”主题中,依琳•古瑞(Elaine Gurian)以类比方法解释策展的基本思路和执行过程,而后让学员分组组建博物馆策展团队,从海量的明信片中选出符合各自需求的物件,设计出一个完整有序的展览。“管理人员素质”主题中,特雷西•布克洛斯基(Tracy Puklowski)结合案例分析和电影片段教学,启发学员自己总结出博物馆管理人员的基本素养。“收藏伦理”主题中,拉斐尔•罗伊格(Raphaël Roig)则采用了角色扮演的形式:以2009年埃塞俄比亚南部一家博物馆的真实案例为背景,学员分角色扮演了案件涉及的人物,亲身体验博物馆收藏伦理的博弈。





 

“主题工作坊”专家与学员积极互动


  “藏品阅读”作为培训班独具特色的课程之一,再次受到学员欢迎。故宫博物院为该课程提供了7件馆藏珍贵文物供学员近距离“阅读”。学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文物,自行分成7组,在我院保管人员的指导下对藏品的收藏信息、时代信息和文化信息进行研究和解读。课堂上,在克劳德•福贝尔(Claude Faubert)的引导下,学员充分发挥了个人创造力和想象力,以活泼生动的形式,大显“十八般武艺”展示了各自的“阅读”成果,如模拟拍卖场景来介绍文物、借助实物模型展示文物用途、通过音频、视频再现文物当年的风采等。



“藏品阅读”讨论和展示


  除课堂讲授外,培训中心还组织学员分赴首都博物馆、中国科学技术馆和北京汽车博物馆参观,与各馆管理人员座谈,交流博物馆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


中国科技馆参观

 

北京汽车博物馆参观座谈会


首都博物馆参观


  本期培训班不仅提供了探讨和交流博物馆管理相关问题的平台,也使学员对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类型博物馆的管理状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开展国际合作奠定了基础。


  培训班的成功举办,得益于故宫博物院、国际博协、国际博协中国国家委员会三方的共同协作和多方的大力支持。在此,培训中心向各位领导和合作博物馆同仁,以及我院院办公室、外事处、宫廷部、器物部、书画部、古建部、科研处、行政处、保卫处表示感谢。未来,培训中心会继续为博物馆同仁提供更加丰富实用的主题课程,继续搭建好这一国际交流平台,促进博物馆事业的蓬勃发展。

 


相关资讯


● 国际博协培训中心2016年秋季培训班成功举办

● 国际博协培训中心2016年秋季培训班顺利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