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故宫》新书首发式在我院举行
《大故宫》新书首发式在我院举行
《大故宫》新书首发式在我院举行
时间:2012-03-01
  2月28日上午,清史学者阎崇年新作《大故宫》首发仪式在我院报告厅举办。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中国紫禁城学会会长郑欣淼、中国满学会名誉会长陈丽华、北京社科院院长谭维克、爱新觉罗•启骧等领导专家出席。《大故宫》同名电视片于2月24日起在央视“百家讲坛”播出。
  该书首次打开故宫外延,将沈阳故宫、台北故宫博物院、及三山五园避暑山庄,与相关之坛庙寺院、皇家园林、行宫陵寝等纳入故宫姻系,以此为脉络,透彻解析绵延千百年的帝王族系、机制构架、社会人文、文化渊源,以及宫廷建筑、国宝文物、中华民风等。
  据介绍,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研究整理了大量第一手历史资料,写作中数易其稿,并多次到故宫实地考察,在养心殿南书房内阁大堂、三希堂等处实地丈量,采集数据。还曾徒步近10公里,专门考察了从永定门到钟鼓楼的整条中轴线。由此提出许多前人未曾道及的理念及研究成果。
  单霁翔院长表示,《大故宫》一书“宏大视野,详尽记录,生动百科”的定位,符合故宫这部“大百科全书”的特点;“故宫学”博大精深,需要像阎崇年这样来自全社会学者专家来参与研究,向大众普及故宫历史与知识。

行宫

古代京城以外供皇帝出行时居住的宫室。

三山五园

位于北京西北郊的大型清代皇家园林——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圆明园和畅春园的统称。

避暑山庄

又称“承德离宫”、“热河行宫”,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位于今河北省承德市。始建于清代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五十年正式命名为避暑山庄。乾隆朝曾进行过大规模的扩建,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清代皇家园林。康熙皇帝玄烨和乾隆皇帝弘历,每年夏、秋季至此居住,处理政务等,使之成为都城北京以外的又一个政治活动中心。

内阁

明代始设的中央机关。清代内阁系由关外时期的内三院所改,至康熙九年(1670年)始成定制,名义上是最高的权力机关,赞襄庶政,办理章疏等,但由于清代先后设立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军机处等权力机关,大大削弱了其实际预政的功能。

三希

清乾隆内府曾收藏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三件晋人书迹,高宗弘历视之为稀世珍宝,贮藏于养心殿西暖阁“温室”,颜曰“三希堂”。

养心殿

南书房

清代内廷机构之一,在紫禁城内月华门南。旧为清圣祖读书处,后选翰林中才品兼优者于此办事,或代拟谕旨,或备咨询,或讲求学业。康熙十六年(1677年)命侍讲学士张英、内阁士衔高士奇供奉内廷,为南书房入值之始。因其接近皇帝,故视为清要地,获选入值者以为荣。

三希堂

位于紫禁城西六宫之一养心殿内西暖阁,原为乾隆皇帝的书房,名温室。因内府收藏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乾隆皇帝视为稀世之宝,贮藏于此,并撰《三希堂记》,阐释“三希“之深意,遂易名为三希堂。至今仍保持原貌。

更多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