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学刊》编辑部召开明代宫廷史学术研讨会
《故宫学刊》编辑部召开明代宫廷史学术研讨会
《故宫学刊》编辑部召开明代宫廷史学术研讨会
时间:2015-04-22
  为进一步推动明代宫廷史的研究,加强我院与社会各界学者的交流,扩大我院在国内和国际学界的影响力,由《故宫学刊》编辑部主办的“明代宫廷史学术研讨会”于11月13日至14日在建福宫召开。来自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等10余所高校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明史学会、沈阳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等近十家科研和文博机构共5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宋纪蓉主持开幕式,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商传、常务副会长毛佩琦、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所长卜宪群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单霁翔院长表示,宫廷史研究是故宫博物院的学术特色和主线,通过对明宫史的研究,有助于对故宫六百年的宫廷文化历史进行更为全面完整的认识。
  此次研讨会大会发言,学者围绕会议主题,从方法视角、综合研究、文献和文物个案研究等多个角度,对明代宫廷历史的发展与演进进行有益的探讨,内容涉及政治制度、财政经济、社会文化、图像器物、宫廷外交、园林建筑等方面,较为全面地对各类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分组论述中,各位学者根据发言内容对诸多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如第一组中对“仁宣之治”的结束原因以及张居正三十二人大轿的讨论;第二组中关于漕运演变以及内库财政制度的商议,参会代表交换了不同视角的观点。
  《故宫学刊》执行主编赵中男主持闭幕式,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宋纪蓉、故宫博物院院长助理李仲谋、故宫博物院研究室主任余辉、明史学会常务副会长赵毅、南开大学博物馆馆长刘毅出席了闭幕式并讲话。
  与会专家认为,故宫博物院不仅是一所兼具收藏、保护和展示文物功能的文博单位,同时也是一所拥有充实资源、广泛影响力的科研学术单位。故宫博物院不仅依靠自身深厚的学术实力,为明代宫廷史研究搭建了宽阔的学术交流平台,也日渐成为明代宫廷史研究的学术重镇。并且能够充分结合自身的文物资源,开拓性地将文博器物研究与史学文献研究进行有机结合,使原本分散的专门研究予以整合包容,形成了多学科、多资源的交融汇合,极大开阔了明代宫廷史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深度,其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借鉴和示范作用。
  此次大会的成功举办及其取得的有益成果,来自于我院历届领导的大力支持以及全国各地学者的鼎力相助。《社会科学报》对本次学术研讨会进行了采访报道。

建福宫

建福宫,面阔三间,卷棚歇山顶,黄琉璃瓦绿琉璃瓦剪边,带周围廊。前檐廊左右与抄手游廊相接,左右廊可通至第二进院。室内明间为宝座,东西次间为休憩之处。室内装修为金漆描绘,紫禁城建筑中甚为少见,堪称精品。乾隆皇帝赞其建筑“俭朴而不至陋,环境幽雅而匪遐。”

南京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 欣闻贵院网站即将开通,我谨代表南京博物院表示热烈的祝贺! 我国的文博事业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形成了蓬勃发展的局面,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博物馆事业更是开始了大踏步地向前发展,肩负起了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宣传爱国主义、普及科学技术、建设精神文明的重任。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博物馆也将借助这一现代化的手段而翻开崭新的发展篇章。时值新世纪的开端,贵院网站的揭幕和其他博物馆网站的建设标志着我国博物馆事业开始步入了信息时代。我们相信随着我国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藏品的保管和研究、文物保护、展示等手段都将出现根本性的转变;博物馆局域网接入国际互联网后,将带入大量的文物资源,由此将促生大量的虚拟博物馆,使博物馆真正地走入千家万户。因此我们有理由展望信息技术为博物馆带来的美好前景。 最后,我衷心祝愿故宫博物院网站欣欣向荣,成为我国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楷模! 恭祝 安祈 南京博物院院长 徐湖平 2001年7月12日

张居正

张居正(1525—1582 年),字叔大,湖北江陵人。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初官编修,后迁右中允,领国子监司业。张居正精通经史,学识渊博,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为裕王(即穆宗朱载垕)府日讲官,得穆宗赏识。万历即位,张居正为辅政大臣之一。在慈圣皇太后的支持下,他一面为万历讲解经史,一面采取一系列措施改革、治理国家,使万历初年呈现蒸蒸日上的局面。但张居正骄傲偏恣,高不知危,日渐失去神宗信任。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死。死后,被万历夺其官阶,籍没家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