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谈会由长沙简牍博物馆馆长李鄂权主持。李馆长首先向与会专家学者介绍长沙简牍博物馆的发展概况。他说:2016年,长沙简牍博物馆荣升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对于长沙简牍博物馆来说,实际是一个新的起点。未来十年,如何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形成更强和更专业的研究团队,将长沙简牍博物馆打造成为全国性的“简牍收藏保护中心”“简牍研究展示中心”“简牍资料数据中心”“简牍学术交流中心”,并升级为“中国简牍博物馆”,需要专家学者为此献计献策。
作为长沙简牍博物馆的长期合作伙伴,王素所长代表与会专家学者率先发言。他指出:这次座谈会以“简牍研究与人才培养”为专题,十分重要,抓住了长沙简牍博物馆发展的关键。因为,作为博物馆,功能主要有三:一是收藏,二是研究,三是展览。收藏是本职,展览是服务,研究是二者间的桥梁,最为重要,也是博物馆实力的体现。长沙简牍博物馆经过十年发展,已经有了稳固的基础,要想获得进一步发展,关键就在于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王素所长提出三点建议:第一,扩大学术领域,打通秦汉魏晋界限,能够上溯下延,学术道路自然宽广。第二,确定有利方向,扬长避短形成优势,特别应在书法、缀合、复原、揭剥图领域积聚力量。第三,申报科研项目,以项目招揽人才和培养人才,带动整个博物馆的发展。王素所长最后衷心祝愿长沙简牍博物馆发展得更好!
会议结束后,王素所长为整理《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最后的《竹木牍》卷,带领北京师范大学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青年教师徐畅和本所文秘吕冠军,在长沙简牍博物馆保管部工作人员蒋维的陪同下,调阅了吴简中部分木牍原件,并对即将开展的《竹木牍》卷整理工作进行了现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