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前史》发布会现场
作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和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清朝前史》的出版备受学界关注。
该书由故宫博物院明清宫廷历史档案研究所所长、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朱诚如教授任总主编。由著名清朝前史学者白文煜、李治亭、张玉兴、佟悦、姜相顺、李理、李声能、暴景升等担任分卷主编。全书共计5卷257万字,精选珍贵历史图片200余幅,上追溯满洲源流,下连缀明清交替史事,全方位展述了清入关前的史实,为目前学界研究最系统、内容最全面、考证最精详的一部清入关前史研究著作,代表了我国清朝前史研究的新高度。
《清朝前史》(五卷本)
全书以时间为序,以女真的兴起及与中央王朝的关系、民族融合与满族共同体的形成、清(后金)对辽东汉族地区的统治政策及其作用、明清(后金)之间的战争及明清王朝更替的历史演进为主线,构建起清(后金)从部族到国家演进,并最终入主中原、定鼎天下的历史过程。第一卷上溯女真源流,下迄女真立国大金、建元天命。侧重于理清自明万历十一年(1583)努尔哈赤以13副遗甲起兵,建州女真历经生聚蓄集、辗转迁徙、部族征战、开拓田土、内部改制,统一诸部女真,最终定都赫图阿拉、立国建元的历史脉络。第二卷主要展现了努尔哈赤建国称天命汗后的后金国历史。虽然跨度仅为11年,但却是清王朝的奠基时期,在此期间,八旗满洲和满蒙联姻等国家根本制度得以确立,“七大恨”宣告了金明统属关系的彻底决裂。在努尔哈赤的统领下,满洲迈出了走向统一的步伐。第三卷主要研究了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皇太极即位称汗后,至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改元称帝前这一段历史,亦即后金政权的“天聪朝”时期。重点论述了皇太极即位的经过及相关问题,同时兼顾金国对外关系的变迁、民族矛盾的转变等相关史实,深入探讨了盛京都城和宫殿的营建及其职能。第四卷论述了皇太极当政后期,即崇德一朝的政治、经济和国家建设等内容。具体包括改建国号,设立新的国家机构、对外交往、军队建设、创建宫廷礼制以及盛京都城和皇宫的建设等。此外,本卷对皇太极的诸位后妃、子女等家眷成员,以及其故去后皇室成员的皇位之争等专题,也做了较为详尽的研讨。第五卷,以清明战争为主线,全面记述了崇德至顺治年间近30年的战争历程,全方位展现了清军巩固后防、主动出击、决战松锦、定鼎燕京、攻灭南明、统一全国的历史进程。揭示了双方的力量对比变化、统治者作战思路的调整,总结了影响战争成败的各种因素。
《清朝前史》附图
总之,《清朝前史》是该段历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其成功编纂,不但是对国家清史编纂工程的有益补充,也是对清代东北史、民族史、边疆史、宫廷史等方面的研究起到积极推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