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紫禁城学会第三次学术讨论会在北京隆重召开
中国紫禁城学会第三次学术讨论会在北京隆重召开
中国紫禁城学会第三次学术讨论会在北京隆重召开
时间:2000-10-15
  为纪念紫禁城建成580周年及故宫博物院成立75周年,2000年10月13日至15日,中国紫禁城学会第三次学术讨论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有关各界的120余位专家学者聚集一堂,交流对紫禁城文化的研究成果。
  学术讨论会由学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王贵祥教授主持,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于倬云先生致书面开幕词。名誉会长、北京大学教授侯仁之院士,名誉会长、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组组长罗哲文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均发来贺信。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朱诚如教授致开幕词。名誉会长、授级高级建筑规划师郑孝燮教,名誉会长、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周干峙,学会顾问、研究员杜仙洲,学会顾问教授级高级建筑师李准先生等均在大会上发表了极具学术指导意义的讲话。李准总建筑师还提出了故宫博物院应收回明代宫廷建筑大高玄殿的倡议书。
  本次学术讨论会进行了一天多的大会发言,20多位专家学者宣讲了自己的论文,大会共收到论文或提要95篇,内容涉及多种学科的交叉研究,使紫禁城学的研究领域大为拓宽,质量提高。

中国紫禁城学会第三次学术讨论会

为纪念紫禁城建成580周年及故宫博物院成立75周年,2000年10月13日至15日,中国紫禁城学会第三次学术讨论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有关各界的一百二十余位专家学者聚集一堂,交流对紫禁城文化的研究成果。 学术讨论会由学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王贵祥教授主持,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于倬云先生致书面开幕词。名誉会长、北京大学教授侯仁之院士,名誉会长、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组组长罗哲文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均发来贺信。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朱诚如教授致开幕词。名誉会长郑孝燮教授级高级建筑规划师、名誉会长周干峙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学会顾问杜仙洲研究员、学会顾问李准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均在大会上发表了极具学术指导意义的讲话。李准总建筑师还提出故宫博物院应收回明代宫廷建筑大高玄殿的倡议书。 本次学术讨论进行了一天多的大会发言,20多位专家学者宣讲了自己的论文,大会共收到论文或提要95篇,内容涉及多种学科的交叉研究,使紫禁城学的研究领域大为拓宽,质量提高。

大高玄殿

位于神武门西北,明代嘉靖年间修建,清雍正八年(1730年)、乾隆十一年(1746年)重修。前后共三进院,正殿为“大高玄殿”,后殿为“九天万法雷坛”,再后为2层楼阁,形式上圆下方,上层额曰“乾元阁”,下层额曰“坤贞宇”,现建筑完好。大高玄殿南门外左右原有立坊,门前建2亭,形似故宫角楼,现均无存。此殿为宫廷所属道教庙宇,明代为道教祭祀场所,清代为祈雨、雪之坛,现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