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勇
雷勇
雷勇研究馆员

  雷勇,男,1975年出生,籍贯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1997年获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史学学士学位,2000年获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史学硕士学位,2004年获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理学博士学位。2004年起在故宫博物院从事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与科学研究。现为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副主任,研究馆员。
  博士、硕士期间,主要从事唐三彩和秦始皇兵马俑的分析与产地研究。其中,博士论文主要采用仪器中子活化分析技术测定唐三彩窑址、墓葬、建筑遗址出土唐三彩胎的元素组成。在综合考古资料、实验数据的基础上, 将唐三彩在盛唐时期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制作中心集中在洛阳地区(公元705年以前),第二阶段唐三彩的制作中心在长安地区。
  2004年到故宫博物院供职后,主要在建筑彩画、壁画、彩绘雕塑、大漆装饰的科学分析与保护研究,文物的凝胶清洗研究等专业领域从事保护与研究工作。在借鉴国外成熟的剖面分析法的基础上,利用显微镜、拉曼光谱、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等仪器设备,主要研究彩绘材质特点、绘制工艺、重绘历史、保存状况,弥补了传统研究所缺乏的不同时代彩绘叠压关系的研究;基本弄清了故宫彩画颜料的类别和部分时代特点,特别是发现了蓝色和绿色颜料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和规律;根据相关古文献和分析数据,论证了中国自北朝以来最流行的绿色壁画颜料是氯铜矿而非石绿,以及人造氯铜矿的传统制造工艺;与上海应用物理所的科研人员合作完成了倦勤斋斑竹纹彩画的共聚焦同步辐射X荧光无损分析,并成功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项目计划“故宫彩画颜料及绘制工艺的同步辐射无损分析研究”;参与中美乾隆花园保护项目中倦勤斋的斑竹彩画清洗和彩绘表面封护的处理工作;与院藏学研究中心共同完成甘肃永登鲁土司家庙建筑壁画的研究,探讨了不同壁画内容的时代和重绘历史,为同时期壁画的时代判断和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分析西藏日喀则夏鲁寺护法神殿前室的五铺壁画,发现可能存在四个时期壁画的证据,为壁画的深入研究和保护提供了新的参考证据。
  2009年11月至2010年5月年香港北山堂基金会利荣森学者交流计划访问学者,在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从事彩绘的科学分析。目前已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数十篇涉及古陶瓷、彩绘文物研究和保护的论文,多次参加国内外国际学术会,2012年获评研究馆员。

相关论著
雷勇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0年06期
吕成龙   雷勇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18年6期
雷勇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18年1期
雷勇   
《故宫学刊》
2018年(总第十九辑)
雷勇   王时伟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17年1期
雷勇   王时伟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16年4期
雷勇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15年2期
雷勇   杨红   
《故宫学刊》
2015年(总第十五辑)
雷勇   王时伟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13年2期
雷勇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12年2期
雷勇   
Studies in Conseravt...
2012(1)
雷勇   
Architectural Finishe...
2009
雷勇   
《紫禁城》
2006年2期
雷勇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4年第4期
雷勇   
《核技术》
200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