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0日,“初心如故,躬行致远”故宫志愿服务二十周年主题活动在故宫博物院成功举办。文化、文物、社会公益等领域领导、嘉宾与近300名故宫志愿者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回顾二十年志愿服务历程,展望新时代文化传承使命。
故宫志愿服务二十周年主题海报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中央社会工作部五局副局长张其胜,中国博物馆协会秘书长李金光,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陈婷婷,北京博物馆学会理事长刘超英,原中国残联第七届主席团副主席、北京手语研究会会长刘再军,首都博物馆副馆长焦丽丹,《中国志愿》杂志社社长刘鲲鹏,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副校长毕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朱鸿文,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罗先良,故宫出版社社长果美侠来到活动现场。
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万科公益基金会的领导嘉宾,以及曾经对故宫志愿者工作给予过重要关怀与帮助的原文化部副部长、原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和原常务副院长李季也莅临现场,与志愿者共同度过一段温暖的时光。
与会领导与志愿者欢聚一堂
故宫博物院志愿者团队自2004年12月面向社会公开招募以来,历经二十年发展,已成为故宫有效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力量。目前在册志愿者198人,团队人员结构合理、稳定与发展兼顾,持续为故宫文化传承注入鲜活力量。
以故宫专馆讲解为起点,二十年间,志愿者服务内容不断深化拓展,逐步形成涵盖展厅讲解、教育活动、文化宣讲、主题日服务、媒体宣传等方面的多元服务体系。截至2024年度,故宫志愿者团队已累计为社会公众提供现场服务近18万小时,服务现场观众超过100万人次。近年来,团队加速数字化转型。2020年推出《志愿讲国宝》线上宣讲项目,播放量突破3300万次。
团队屡获殊荣,累计收获国家级、省部级团体奖项18项,个人奖项50余项。其中,共荣获7届中国博物馆十佳志愿者之星、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最美志愿者和最佳志愿服务组织、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等。
活动中,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讲话指出,故宫志愿服务历经二十载,664名志愿者以20万小时服务惠及百万观众,成为传承文化的重要纽带。王旭东强调,志愿者通过展厅讲解、主题宣传及文化外拓等形式,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其无私奉献与故宫守护文化遗产的使命高度契合。故宫将持续优化志愿服务保障,并鼓励志愿者团队在博物馆建设、文旅融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文明交流互鉴中发挥更大作用,助力故宫博物院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博物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引领者、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华文化会客厅。故宫与志愿者之间的“双向奔赴”,将继续书写文化传承的新篇章。
故宫志愿服务二十周年历程回顾
活动伊始,由故宫博物院社会教育部作故宫志愿者工作二十周年总结汇报,系统梳理了志愿者队伍自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与重要贡献。
展演环节以多种形式展现了志愿者的精神风貌。短剧《故宫奇妙会》以诙谐幽默的表演,生动还原了故宫志愿者代际传承的初心故事;老、中、青三代志愿者代表的讲解展示,展现了志愿宣讲在知识深度与传播温度上的多维风采。
短剧《故宫奇妙会》
志愿宣讲展示
艺术与文化的交融进一步诠释了志愿服务的百花齐放。现代舞《唐印》演绎唐代仕女的灵动气韵,用肢体语言激活传统文化基因;古琴与花艺跨界合作的《良宵引》中,琴韵伴花香构筑东方美学意境;京剧《状元媒》选段经志愿者倾情演绎,将传统戏曲的声腔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诗朗诵《我们的博物院》,以铿锵之声诉说志愿者守护文化遗产的赤诚。随着《志愿者之歌》的旋律响起,全体志愿者齐声高唱,用歌声传递对文化守护事业的坚定信念。
舞蹈《唐印》
戏曲《状元媒》
志愿者共同唱响志愿者之歌
活动特别设置致敬环节,由志愿者委员会向36位荣誉志愿者和12位服务满二十年的志愿者致谢。志愿者代表登台分享服务感悟时,全场多次响起热烈掌声。《故宫志愿者二十周年》纪念短片则通过服务场景的交叠,再现志愿者风雨无阻的守护历程,串联起二十年薪火相传的温暖记忆。
服务满二十年志愿者代表发表感言
活动尾声,会场展开印有“故宫志愿服务二十周年”字样的旗帜,与会嘉宾与志愿者代表合影,为这场跨越二十年的致敬画上圆满句号。
全体与会人员合影
从线下展厅到云端平台,从文物解读到教育创新,这支兼具文化传承使命与社会服务热忱的队伍,正以二十年积淀为起点,向着更广阔的领域迈进。未来,故宫博物院志愿者团队还将砥砺前行,秉承二十年如一日的初心与热忱,以更坚定的步伐行走在红墙内外,用志愿服务的点点星火,照亮中华文明传承之路,让六百多年紫禁城和一百年故宫博物院的故事在无数双手的接力中生生不息、历久弥新。